現國中小老師進行補救教學,要自編教材,很辛苦。教育部昨天公布國中小國語、英語、數學等三科各年級補救教學基本學習內容,減輕老師的負擔。在英語科方面,國小畢業至少要會一○八個字詞、國中畢業要會四四八個字詞,達不到此標準的學生,要接受補救教學。

教育部國教署國中小組課程與教學科科長林祝里表示,依規定,現國一、國二生只要是學習弱勢,就可以接受補救教學;但國小生要同時是經濟弱勢及學習弱勢,才能免費接受補救教學。目前全國約二四三萬國中小學生,其中有十二萬、約五%接受補救教學。

林祝里表示,老師可以讓班上國文、英語、數學等科成績排在後三十五%的學生,進行線上檢測,如果真的是學習弱勢,則可安排補救教學。補救教學的教材要跟正常上課不一樣,過去都是老師自己編,相當辛苦。

為減輕老師的負擔,教育部昨天公布專家設計的補救教學教材,老師可上國中小學補救教學資源平台(asap.moe.gov.tw)下載使用。相較於正式課程的教材,補救教材份量少、更容易,適合學習弱勢生使用。

林祝里說,補救教學採小班制,六人到十二人一班,每天以上一節為原則,可在沒課的時間或第八節上。學生接受補救教學後,可在每年二月或六月進行追蹤測驗,一旦合格,就不用再補救。

實踐大學應用外語系講座教授陳超明說,英語科補救教學最好是混齡、依程度小班教學,如果能一對一最有效,而且一定要學生會了,才能進入下階段。

資料來源: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%E5%9C%8B%E4%B8%AD%E7%95%A2%E6%A5%AD-%E8%8B%B1%E8%AA%9E%E8%A6%81%E6%9C%83448%E5%AD%97%E8%A9%9E-213000084.html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十二年國民教育
    全站熱搜

    whiteting9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